起名打分网专注科学智能起名服务,姓名评分测试的研究和相关姓名知识交流与分享,助您轻松起好名。
Copyright © 2025 Qmdf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起名打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
麦姓广布岭南及海外,麦姓人口集中分布在广东番禺、东莞、深圳、清远、阳山、河源、中山、珠海、顺德、南海、三水、高明、四会,肇庆、鼎湖、端州、高要、德庆、封开、怀集,鹤山、新会、开平、台山、恩平、云浮、新兴、郁南、罗定、阳春、阳西、阳东、阳江、化州、高州、信宜、电白、吴川、廉江、遂溪、雷州(海康)、徐闻、潮州、饶平、澄海以及澳门、香港、海南、台湾、广西,另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河南、福建、江西等省也有零星分布,此外越南、新马泰、美国、加拿大等华人聚居区也有分布,麦姓是一个典型的岭南姓氏,绝大部分讲粤语(白话),少部分讲鹤佬话(闽南话、潮州话)、雷州话(黎话)、客家话。
麦氏是一个古老姓氏,麦氏是岭南望族,麦姓人口到底有多少,历来为麦氏宗亲所关注。现今全国使用的姓氏1436个,王、李、张居前三位,麦氏居141位,在鲁、季、覃、毕姓之后,耿、舒、尚、聂、庄姓之前,占全国人口0.09629%。1996年全国12.24亿人折算,麦氏总人口为118万(不含港澳台及海外)。
姓氏起源
出自春秋时齐桓公封赐麦丘地之后,以地名为氏。麦氏源于麦丘地。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至麦丘,遇一老人年八十三,为桓公祝寿。齐桓公赐封地“麦丘”与老人,老人的后裔就跟从封地“麦丘”为氏。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再去丘为麦,改复姓成为单姓,称为麦氏。
出自韩姓,因避难于麦地而改为麦氏。西汉初立,韩信因功高震主,遭吕后谋害,累及九族,其族人四散逃命。逃难途中,有的因渡河幸免于难者,遂以同音字“何”而易韩改为何姓,称为何氏。有的因躲入麦田幸免于难者,而易韩改为麦姓,称为麦氏。故有民间传说,韩、何、麦三姓同宗。
出自刘姓,为汉景帝之后,以封爵名为氏。源自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封景帝后裔刘昌为麦侯,地属琅琊郡。其后世子孙遂以祖上爵号为姓,称为麦氏。
出自姓麴,因避乱去匊改为麦氏。据《麦氏族谱》载:“余家麦氏之谱,或问姓从何来?曰:去曲为麦。”西晋时有麴丞相者,浙江省处州府松阳县人,因逢五胡之乱,为避战乱,携亲属二十四户去匊改为麦氏,迁往始兴郡百顺里居住。遂又成为另一支麦氏。
出自何姓,源隋朝时何饶丰之后,因隋文帝赐姓而改为麦氏。据《麦氏族谱》载:“至隋朝有铁杖者,东征辽东,屡立战功,仕至石屯大将军,其日行百里,吃麦三斗,贤孙三才皆以仕官。”隋朝时,铁杖之父,姓何,名曾唯。中年生二子,长子饶丰,号铁杖,次子饶瑞。何铁杖因屡立战功,隋文帝问其愿任何职,铁杖答说:“愿能日食斗麦足矣!”文帝遂赐姓麦,成为岭南麦氏始祖,其子孙相传姓麦,称为麦氏。麦铁杖后来并成为隋朝开国元老,功绩显著的大将军。铁杖之弟饶瑞仍姓何。
历史名人
麦铁杖:名饶丰,号铁杖,父曾唯,母梁氏,广东省始兴人,生于公元558年。为隋朝出力,屡立战功,封官赐姓;封开府仪同三司、右柱国、迁右屯卫大将军,赐麦姓,曾任莱州刺史、汝南太守。大业八年(612年)三月战死于“辽东战役”,追赠正一品光禄大夫,封宿国公,智勇武烈大将军,谥武烈,归葬家乡,葬于岭南南雄县百顺大水迳冲天凤山,墓碑刻上“隋宿国公麦铁杖之墓”等字样。
麦孟才:字智稜,麦铁杖之子,果烈有父风,帝以其死节将子,恩锡殊厚,拜武贲郎将。及江都之难,慨然有复仇志。与武牙郎将钱杰素交友,二人相谓曰:“事等世荷国恩,门著诚节。今贼臣杀逆,社稷沦亡,无节可纪,何面目视息世间哉!”乃流涕扼腕,相与谋于显福宫邀击宇文化及。事临发,陈籓之子谦知而告之,与其党沈光俱为化及所害,忠义之士哀焉光字总持,吴兴人也。父居道,仕陈为吏部侍郎。陈灭,徙家长安。皇太子勇引署学士。后为汉王谅府掾,谅败,除名。
麦孟华(1875-1915),清末维新派。字孺博。广东顺德人。
麦国树(1699-1766),字柱臣,号拙轩,广东省吴川市麦屋大村人,生平好古敏术,潜修经典,博学多才,康熙五十四年中秀才,乾隆九年中甲子科十二名举人,恩赐翰林,翰林院供职; “钦点太史公麦国树任东宫教授,特敕东训” , 为十五皇子顒琰(嘉庆)老师。后乾隆恩准衣锦还乡,命高州府拨银建造大宗祠,御赐“耆年宿学”匾额。此匾现存麦氏大宗祠。
麦为仪字凤来,绰号劏狗六爹。广东省吴川市麦屋大村人,清乾隆岁贡生,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享年68岁。葬于麦屋村东的红口岭,坟墓墓碑尚存。
麦广颖 广东遂溪县港门镇吴家村(吾家村)人,清嘉庆丁卯科武举人,任江南兴武卫漕运千总。
麦有金(乌石二),(1765~1810年),外号乌石二,广东省雷州府海康县乌石村(今属雷州市乌石镇)。因在家中排行第二,故人们都叫他“乌石二”。著名抗清英雄,乾隆末年,雷州一带,官府、渔霸相互勾结,对渔民残酷剥削。乌石二爱打抱不平,于是联合众渔民进行反抗,结果遭到官府、渔霸的镇压,于是乌石二铤而走险,与胞兄乌石大(麦有贵),弟乌石三(麦有芝)聚众起义,抗官府、杀渔霸、劫富济贫,从此过上驾舟踏浪,亡命江湖的海盗生活。百姓称之为五色帮。乌石二后来成为海盗“五色帮”集团分支中蓝色帮的领袖人物,常在北部湾一带活动。他在秀才黄鹤的帮助下,举起了抗清义旗。不出一年,乌石二拥有的船只已多至二三百艘,人数也有七八千人之众,鼎盛时期,乌石二聚众数万人,大小船舶1000多艘,为当时五色帮中最强大的一支队伍。乌石二在气势磅礴的《蓝旗歌》中写道:“蓝旗飘飘,好汉任招。海上天子,不怕清朝!”当时统治阶级谈“乌”色变,寝食不安。
麦鹰扬(生卒年不详) 字资美。广东省鹤山市双合镇泗合村人。抗英名将麦廷章之父。乾隆丁未(公元1787年)武科进士赐探花及第,遂得“探花公”雅号。得乾隆信任,初委以皇宫护卫之职,后升为中军参将,兼理海坛左营游击,赴福建海疆镇守。善骑射,身先士卒,深得士兵爱戴。
麦廷章 (1802~1841),广东鹤山市双合镇泗合村人,清末爱国将领,民族英雄。行伍出身,自幼随父麦鹰扬(中军参将)在福建镇守海疆,青年时代服役于水师,历任把总、千总、守备、都司等职。清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奉命到广东查禁鸦片,麦在林则徐领导下,积极配合,加强海上防卫,多次挫败英军进犯,屡立战功,深受林则徐赞赏,被加封为参将。1841年2月25日英军又大举进犯虎门要塞,麦廷章协同关天培在前沿靖远炮台指挥守军奋起抗击,身先士卒,甚得士兵拥戴。血战近3个小时,终因弹药消耗尽,守军阵亡过半,关、麦均多处负伤,血染征袍,仍手执钢刀与英军格斗,最后中弹壮烈牺牲。林则徐把他和关天培并称为“双忠”。
麦信坚(1865-1947),北洋政府官员。广东番禺人(现广州市黄埔区南湾村),字佐之。早年就读于香港师范学院及北洋医学堂学习,毕业后,在香港开了一间诊所。通英语。清光绪十四年(1888)任北洋医务局医官。后入李鸿章幕,充医官,曾随李游历欧美。二十七年任出使德国大臣二等参赞。次年回国,供职天津工程局。后为电车、电灯公司董事,保工局坐办,招商局及文报局总办。1914年至1916年任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长。
麦彝宪 (1876—1912),辛亥革命烈士。字培生,入教教名麦笃臣,南雄城牛筋街人。隋宿国公、右屯大将军麦铁杖之后,清道光举人麦烈芳之孙。
麦劲东 ( 1904-1966)字锦同,海南岛海口长流镇美德村人。国民党原国防部少将高参,1927年8月入南京中央军校第七期学习,毕业后被选派进陆军教导队军官班深造,结业后任陆军教导第一师第二团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