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起名打分网>百家姓氏大全>

兰姓的起源

兰姓的起源简介

兰姓男孩名字大全兰姓女孩名字大全

兰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今中国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54位。算上蓝姓户籍登记兰的,兰姓人口约105万。兰姓源于姬姓与芈姓,姬姓兰氏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族之后,属于以为氏。 芈姓兰氏出自楚怀王之幼子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姓氏渊源

渊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君主为郑穆公姬兰。在周宣王执政时期,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郑国传至周襄王姬郑二十五年(郑穆公姬子兰元年,公元前627年),郑桓公的孙子姬子兰即位。传说,郑穆公之母在生他时,梦见一株兰草,不久即产下一子,遂将其取名为“兰”。姬子兰在位二十二年,逝世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其支庶子孙中有的以王父之名为姓氏者,称兰氏,史称兰氏正宗。

兰氏族人大多尊奉郑穆公姬子兰为得姓始祖。

渊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楚怀王之幼子芈兰(熊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芈兰(熊兰)为上官邑(今河南滑县)大夫,在芈兰的后代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兰氏,世代相传。

渊源三

源于芈姓,楚国有个大夫食采于兰邑(今山东枣庄),其后裔子孙中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兰氏。

渊源四

源于匈奴族,出自古匈奴族休屠部乌洛兰氏、拔列兰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匈奴族休屠部的凉州乌洛兰氏、拔列兰氏,在南北朝时,归附于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乌洛兰氏、拔列兰氏两氏族被改汉姓为兰氏、石氏。

渊源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拓跋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后:

①鲜卑族拓跋部中的是兰氏,亦称是连氏,后多改为改兰氏、连氏。

②拓跋部嗢石兰氏,亦称乌石兰氏,后多改为兰氏、石氏。

③拓跋部乌洛兰氏,后改为兰氏。

④拓跋部仆兰氏,亦称普兰氏、蒲兰氏,后多改为仆氏、普氏、蒲氏,亦有改为兰氏者。

渊源六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独孤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初期,鲜卑族独孤部为北魏初期核心的八大家族之一,亦是构成北魏王朝的三十六部之一,除了部分族人仍为独孤氏外,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以前即有改为汉字单姓者,为兰氏、卜氏。

渊源七

源于羌族,出自古羌族白兰氏部落,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改姓为氏。古羌族白兰氏,是在历史上开发青海的少数民族姓氏之一。后在南北朝时期大举迁徙于中国西南地区,在云南、贵州地区,其中即有以原部落称谓为汉姓兰氏者。

渊源八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额哲氏,满语为Eje Hala,汉义为“骟牛”,世居兰河山,后有以居地名称取谐音汉姓为兰氏、哲氏者。

②满族辉罗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会兰氏”,以姓为氏,满语为Huilo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乌拉、松花江沿岸,后冠汉姓为兰氏、辉氏、何氏等。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拉库勒氏,亦称喇库勒氏、兰库拉氏,满语为Lakule Hala,世居木楞扎喇(今黑龙江牡丹江穆棱林区),后冠汉姓为兰氏、郎氏。

渊源九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扎赖氏,亦称札答兰氏、札只剌氏、茶赤剌氏,是成吉思汗的劲敌札木合的后裔,世居锡喇塔拉。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lai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者。

②蒙古族乌兰氏,汉义为“红色”,世居呼伦贝尔、黑龙江。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洪氏者。

渊源十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必喇氏,亦称别兰氏、毕力扬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必兰氏”,世居和悠、长白山、黑龙江、乌苏里江口等地区。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ira Hala,汉义“河川”。后冠多汉姓为兰氏、杨氏等。据史籍《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达斡尔族瓦兰氏,亦称瓦然氏,为托莫氏的一个分支。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lan Hala,汉义为“巧妙”。后冠多汉姓为兰氏、乔氏等。

渊源十一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文献《回族人物志·元》中记载,回族中的兰氏,源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谙都刺,字瑞芝,生于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祖父阿思兰,元朝初期随从大将军阿术征伐南宋,转战于河南江北各地,因功官至冀宁路(今山西太原)达鲁花赤(县令)。子孙因其中文音译名兰,遂以兰为氏。

回族姓氏中虽有音同字不同的“同源异姓”现象,但回族兰氏与蓝氏却不同源,不可混同。

渊源十二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瑶族、回族、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兰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兰氏,世代相传。

迁徙分布

郑穆公时,郑国已迁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公元前375年郑国为韩国所灭。兰氏子孙纷纷外迁,大多西迁陈(都城今河南淮阳)、宋(都城在今河南商丘)间地。此后至秦汉,兰氏基本上在中原一带繁衍发展。

两汉时期

见诸史册之兰氏仅有武陵太守兰广和兰夫人,且只有只言片语,让人难知其详。魏晋南北朝时,前秦有将军兰殊,南朝有兰子云,中昌魏(今河北大名)人兰钦、兰夏礼父子。可见此际已有兰氏因仕宦之故徙居江南。

唐朝时期有涪州人(今重庆涪陵区)兰冲虚。证明在重庆、江苏等南方亦有了兰氏人活动的身影。兰氏曾长期称盛于今河北定州,山东莒县、河南平舆一带。

宋、元之际,兰氏因仕宦,躲避兵火、瘟灾等原因始大举播迁江南各地,广泛分布于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

元朝末期

山西因处于表里山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当时中原、江东一带饱受战火的老百姓而言,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故山西兰氏繁衍得较为兴盛。

明朝初期

山西兰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等地。明末满清军队屠川,使川地百姓人口锐减。

清朝初期

伴随湖广填四川的运动,两湖之兰氏入迁四川。明、清两代,始有沿海之兰氏飘洋过海,或迁居台湾,或迁居东南亚各地。如今,兰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为多,这三省兰氏族人口总数约占全国兰氏族人口的57%。

今四川省的成都龙泉驿、雅安市、荥经县、凉山彝族自治州、广安市、阆中市,吉林省的长春市,青海省的大通县、湟源县,江西省的上饶市,河北省的石家庄无极县、赵县、泊头市、保定市、沧州市南皮县、廊坊市三河县、冀州市,山东省的平度市、菏泽市东明县、日照市、烟台市龙口市、莱西市,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常德津市市、邵阳市新宁县,山西省的运城市、临汾市洪洞县、原平市,江苏省的连云港市灌南县、淮安市涟水县、扬州市,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的天水市,黑龙江省的海伦市,陕西省的延安市,河南省的偃师市、平顶山市宝丰县,南阳市唐河县,洛阳市孟津县,云南省的昆明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湖北省的团风县,安徽省的阜阳市、安徽省淮北市、巢湖市和县,上海市,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均有兰氏族人分布。

姓氏名人

兰姓名人有:汉武陵太守兰广;十六国有后燕皇帝兰汗、后燕北平王兰审,还有前秦将领兰殊;南朝梁有名将兰子云、兰钦;唐朝有登第兰承、真州刺史兰火逵,还有兰宗周;明朝进士兰侃、兰玉,诗人兰廷瑞;清朝有兰第锡等。

古代名人

兰建:兰审的父亲,慕容垂的舅父,兰堤、(后燕废帝)兰汗、兰加难的长兄。

兰汗(?-398年):慕容垂的舅父,慕容楷与慕容盛的岳父。其兄长为兰堤、弟弟是兰加难。生有三子:太子兰穆、鲁公兰和、陈公兰扬。398年4月,兰汗建元称帝,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昌黎王,改元青龙。

兰加难(?~398年):后燕车骑将军。在家排行第四,也是最小的儿子。他的三个哥哥依次是:兰建、兰堤、后燕废帝(昌黎顺文王)兰汗。

兰审:兰建之子,慕容垂的表兄弟,后燕北平王。

兰殊:十六国时前秦人。原为苻洛手下将领。在苻洛举兵攻打苻坚时,兵败被俘,苻坚将其赦免,并任命为将军。

兰子云:中昌魏人,南朝梁著名将领兰钦的父亲。天监年间,官至云麾将军,冀州刺史。

兰钦:字休明,中昌魏人,南朝梁将领。随父北征,屡立战功,因为军功先后封光烈将军、平西校尉、梁州刺史,进爵为侯,智武将军,增封二千户,衡州刺史。诏加散骑常侍,进号仁威将军,至衡州,进号平南将军,改封曲江县公。在州有惠政,吏民诣阙请立碑颂德,诏许焉。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寻改授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广州刺史。既至任所,前刺史南安侯密遣厨人置药于食,钦中毒而卒,时年四十二。

兰京:又作兰固成,梁朝勇将兰钦之子。在与东魏交战时被俘,分配到高澄府中当厨子。兰京家人多次请以重金赎之,高澄皆不许。公元549年,兰京刺杀高澄。

兰夏礼:兰钦子,南朝梁将领。侯景之乱时,叛军至历阳,其率部长途奔袭景军,战败而死。

兰冲虚:涪州(今重庆涪陵)人,唐代道士。

兰宗周:唐代地理学家,著有《水气略》。

兰以权:字世衡,湖广襄阳人,明初官吏。

兰国征:陕西人,明代官吏。洁身自好,不受生徒馈赠。

兰茂:字廷秀,号止庵、和光道人。云南嵩阳人,明代学者、医药学家。

兰玉:直隶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明成化八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四十三名。

兰第锡:字庞章,山西吉州(今吉县)人,清代官吏、水利家。

兰芝堂:一作兰之堂。四川郫县人,清乾隆十七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一百四十九名。

近现代及当代名人

兰敏:天津人。早年参加革命。

兰伟成:广西陆川人,正姓蓝。早年参加抗日战争,系第五战区报送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湖北均县第八分校学员总队学员,于桂系第15军第173师任职。1937年9月,该军隶属的第21集团军奉命北上,参加淞沪会战。会战失利以后改隶第8集团军第31军,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同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后,退往安徽大别山区休整。1942年春,第173师与第7军第174师对调建制。1946年5月,国民党军队进行整编时,该军改编为整编第48师。1948年春,该师原辖整编第174旅与整编第97师第175旅对调建制。同年9月,国民党军重新规定序列和番号,整编第48师恢复为第48军,隶属第3兵团。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柳州后由柳州军管会接管。

兰海(1944~),原名兰祥礼,生庆人。著名机械技术革新者。

兰晓龙,1973年5月26日出生于湖南邵阳,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内地男编剧、作家。

兰静孚(1987--),号清曲散人,梨花道人,浙江湖州人,当代书法家、诗词家,大篆书法风格独特,被称为“钢筋篆”。

兰晓霞(1987--),影视演员,200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拍摄过的电影有《金粉世家》影视作品2004《金粉世家》饰:邱惜珍 导演:李大为

兰干武,1963年生,湖北人《书法报》执行主编、《书法报·书画天地》执行主编,出版文学作品《隔岸琵琶》、《一日等于百年》等。

其他姓氏介绍

党姓欎姓弓姓能姓施姓山姓王姓桂姓辕姓归姓俞姓沃姓梅姓屈姓娄姓韶姓别姓夹谷姓慕姓敖姓舄姓郗姓鄢姓郦姓战姓区姓端木姓腾姓彭姓通姓洪姓邱姓益姓黄姓仝姓牛姓乐姓钦姓衣姓戴姓盛姓费姓蒋姓庞姓拓跋姓滑姓赖姓翟姓储姓左丘姓呼姓艾姓闪姓隗姓麴姓阚姓修姓慎姓宁姓翁姓那姓聂姓郏姓池姓劳姓百里姓铁姓纳姓闫法姓可姓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起名打分网专注科学智能起名服务,姓名评分测试的研究和相关姓名知识交流与分享,助您轻松起好名。

Copyright © 2025 Qmdf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起名打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