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起名打分网>百家姓氏大全>

广姓的起源

广姓的起源简介

广姓男孩名字大全广姓女孩名字大全

广姓是中国稀有姓氏之一,未列入大陆及台湾地区百家姓前百位。其姓氏主体源自多民族、多朝代的文化交融,具有多源流特征。

该姓氏起源主要有三支:一说为黄帝时期隐士广成子的后裔,以先祖名号“广成”为氏后简化为单姓;一说源自汉代广武君陈余、李左车后裔改氏;另有满族高佳氏、广佳喇氏等少数民族在清代汉化过程中改姓广氏。郡望集中于丹阳郡(今皖苏交界地带),堂号以“丹阳堂”为代表,宗祠楹联与家谱记载印证了其文化传承脉络。

广姓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期,广成子隐居崆峒山修道的故事见载于《庄子》《风俗通》等典籍。汉代广武君一脉因封地得氏,形成重要分支。现代分布较分散,山东兖州、广东澄海等地存有聚居区,辽宁、云南等16个省级行政区有零散分布。历史名人包括宋赣州通判广汉、明楷书吏广嵩及清代湖南巡抚广厚。

得姓始祖

广成子。据《风俗通》记载,广姓是广成子之后,望出丹阳。丹阳,是中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汉朝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三国时的东吴有丹阳郡,则在今南京市的东南;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时,再度复置丹阳郡于南京。广氏后人奉广成子为广姓的始祖。

广姓源流

渊源一

源于传说,出自古代传说仙人广成子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著名东汉学者应劭所撰著的《风俗通》记载:“广姓,黄帝师广成子之后”。

相传,广成子是上古仙人,隐居崆峒山中(今甘肃平凉),广成子为道教“十二金仙”之一,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他自称养生得以道法,年一千二百岁而未成衰老,是中国古代剑仙之祖。

在典籍《庄子》、著名的东晋道士葛洪史所撰著的《神仙传》中,都称广成子为轩辕时期人,居住在崆峒山的石室之中,黄帝曾向他请教“至道之要”,广成子不予回答;过了三个月,黄帝再来问“治身之道”,广成子这次告诉他说:“至道之情,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心以静。形将自正,心净心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士。予将去汝,入无穷之间,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说完,传授给黄帝《自然经》一卷。

在道家典籍《太上老君开天经》中则记载:“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广成子。消自阴阳,作道戒经道经。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有殊。”将广成子说为黄帝之时太上老君的化身。

据说,在广成子的后裔子孙及其族人之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广成氏,后皆省文简化分衍为广氏、成氏,世代相传至今。

相传古人广成子,是位难得的贤人,他为了修生养性,隐居在崆峒山石屋。黄帝经常拜访他,以求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他的后人先以广成为姓,后简化成广。

广氏族人多尊奉广成子为得姓始祖。

渊源二

源于改姓,出自汉朝时期广武君,属于以先祖爵号改姓为氏。

楚、汉之争时期,赵国先君武臣、后君赵歇封赏过两位广武君,即陈余、李左车。

陈余,公元前?~前204年,大梁人(今河南开封),原为故魏国名士,文武双全。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后,陈余与至交好友张耳一同往谒陈胜,建议以奇兵略故赵国之地。陈胜同意,派武臣为将军,以陈余、张耳为校尉,率兵三千前往略地。武臣听从蒯彻的计谋,不战而得三十余城。陈余至邯郸后,与张耳拥立武臣为赵王(赵王臣),自为大将军,赵王臣任命张耳为右丞相,封陈余为广武君,封邑广武(今河南荥阳广武山)。不久,赵王臣后为部下李良所杀,陈余怒而击败李良,李良仓皇投奔秦将章邯。后章邯率军攻破邯郸(今河北邯郸),张耳再立赵歇为王(赵王歇),逃入钜鹿城(今河北平乡),结果被秦军围困。当时陈余收常山兵数万人屯兵于钜鹿城北。钜鹿城内食尽兵少,张耳数次派使者请陈余进兵,内外夹击章邯,但陈余自忖兵少而不敢进。后项羽率军救赵败秦,解钜鹿之围,而陈、张两人也因此交恶。后陈余之兵为张耳所收,陈余仅与部下数百人出走。项羽入关后称西楚霸王,大封诸侯,以张耳为常山王,并以陈余未随自己入关而改封陈余为成安君,仅封南皮三县。陈余因此大为不满,遂联合齐王田荣击败张耳,张耳转投汉王刘邦。楚汉战争中期,刘邦希望陈余也归附,共同抗楚,而陈余得好不卖乖,与李左车恃拥二十余万大军而拒不附汉。因此,在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刘邦派遣大将韩信、张耳率军同伐赵王歇,一举击败赵军,斩陈余于济水之上。

00:49

李左车:秦汉之际谋士

李左车,生卒年待考,行唐史家庄人(今河北保定曲阳,一说今河北衡水饶阳),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汉之际著名的谋士。秦朝末期,故六国死灰复燃,李左车在赵王臣被杀后,辅佐赵王歇,为赵王歇立下了赫赫战功,也被封为广武君。汉高祖刘邦三年(公元前204年)农历10月,汉高祖刘邦派大将韩信、张耳率一万余新召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韩信率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井陉),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李左车认为,汉军千里匮粮,士卒饥疲,且井陉谷窄沟长,车马不能并行,宜守不宜攻。只要严守,就可以万无一失。于是,他向赵国主帅陈余陈述其利害,并自请带兵三万从间道出其后断绝汉军粮草。但陈余不以为然,认为不需严守井陉,坚决主张主动出战。韩信迅速挑选二千轻骑,半夜从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隐伏待击。次晨,韩信和张耳率主力出井陉口,并在绵河东岸摆下“背水阵”,引诱赵军出击。果然,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汉军伏兵乘虚抢占了赵军营寨。赵军见此大乱。汉军乘势前后夹击,大败赵军。韩信斩陈余,擒赵王,灭了赵国。赵国亡后,韩信悬赏千金捉拿李左车。不久,即有人将李左车绑送至韩信帐前。韩信见到李左车,赶紧为他松绑,让他面朝东而坐,以师礼相待,并向他请教攻灭齐、燕方略。李左车认为,汉军士卒疲惫,战斗力大减,如果以疲惫之军与齐、燕两国军队硬拼,则胜负很难预料。不如按甲休兵,镇赵安民,然后派人以兵威说降,则齐、燕可定。韩信采用李左车之计策,燕国果然不伐而降。李左车给后世留下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千古名言,还著有兵书《广武君》一篇,论述了用兵谋略,流传至今。李左车在民间一直很有声望,被尊为雹神。后来著名的清朝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雹神》一篇中,还记述了李左车为神后降冰雹于章丘、那冰雹落满沟渠却不伤农稼的传奇故事。

汉朝,曾在广武(今河南省雁门)为官的李左车,他的后代原以广武地名为姓,后来简化成广氏。同时,陈余也曾在广武为官,后代也现以广武为姓,后又简化成广姓,望族居丹阳(今安徽省宣城)。2000多年来,以丹阳为名的县也有好几个。

广氏家族“望出丹阳”,即以丹阳为繁衍中心,可是历史上以丹阳为名的地方这么多,究竟哪个丹阳才是广氏家庭的“老家”呢?根据考证,与广氏家族有关的丹阳,有的认为是江苏省丹阳县。

在陈余、李左车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爵号为姓氏者,称广武氏,后皆改为单姓广氏、武氏,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三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高佳氏,满语为Ga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盖州(今辽宁盖州)、辽阳(今辽宁辽阳)、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广氏、高氏等。

⑵.满族广佳喇氏,亦称广佳氏,瓜尔佳拉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广吉喇部,以姓为氏,满语为Guanggiyar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等地,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明朝时期有著名的蒙古广吉喇部,即为金国灭亡后被裹胁入蒙古中之该部族人,在元朝末期脱离蒙古控制,曾聚集为部,由于生活艰困,时常聚众侵扰明朝边境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广氏、黄氏、考氏等。

⑶.满族崆果啰氏,亦称孔果洛氏,满语为Konggolo Hala,汉义“黄马”,世居黑龙江两岸流域。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但称孔果尔氏。清朝中、后期,满族崆果啰氏多冠汉姓为广氏、孔氏等,而锡伯族孔果尔氏则多冠汉姓为广氏、孔氏、巩氏等。

⑷.满族勒第氏,满语为Ledi Hala,汉义“宽广”,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广氏、甲氏等。 [1]

广氏是多民族、多源流,但相对人数罕见的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五十七位门阀。广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渊源四

以下是我广姓朋友的家谱里面的资料,供广姓家人参考。

广氏原本是轩辕皇的后裔,本姓公孙,更姓姬氏,建都帝邱,即今汉阳,在位87年,次子姬仲为广德候,其子孙以宦为姓,故此姓广。

延移周朝,广秀为公之师,是广成子金仙之祖也。及汉朝广占元为保驾大将军,广占魁为正殿大将军,晋朝广龙为九门提督大将军,广虎为九门巡风大将军,满朝称龙虎二将,南北朝广堕高为御史卫将军,唐朝广宗海为直谏大臣,广宗先为文渊阁老大学土,广宗贤为文华殿大学士,当时称为广氏三龙,宋朝广琏、广瑚同点翰林,官至户、礼二部,广汉为赣州通判,霸军事,百姓立碑以记。元朝广延献为九门提督,又文有申词林捡擢员即。明朝广嵩举揩书任中书,嘉靖年间,广誉、广汉为赣州通判,广高声名驰乎内翰,慨自汉嵩二公而后,延至本朝,海内之地文人武士济济英才,光大国家,不得膏认同宗。

吾祖万仓祖入川以来,原无族谱。且我辈后入既并相海祖之脉派,则入川之贤哲或武士,有籍江湖省发祥者,谁非一本之流,及入川而至黔者,远至云贵,偏散天涯者,何可胜纪。惟其前无老谱,不便考查,故相海不可得而知,万仓祖之下是可得而闻,相海祖弟兄世居江西临江府首县清江县城内衙贸易,后从吉安府泰和县葛藤窝住居,仙槎乡第四都今改第九都正十图原八甲,小地名葛藤窝,转居湖广麻城县孝感乡,今是汉阳府所属,改为孝感乡于正德八年,又从湖南衡州府衡阳县高石堰,明末之时于大清顺治四年,由湖南而入四川,始到潼川府乐至县,因世道不宁,复移重庆府南川县城内中和街,再移贵州,即往正安而转至茅坡遥见大树一根,即来树下,及柏果树一根,中空树大,叶茂技繁,树穴可大,可容数口,吾祖即来树下安居,名曰广家嘴,亦知先祖之劳而莫报乎,求木之长者,必固根本,在源之远者,必浚其源。

乃歌以诗曰:

银杏之下,可以栖遝。烹彼黄梁,可以乐食。自是以树为宅。余闻宋人之诗曰:

雁将天作路,雀以树为家。不意吾先祖,处此不堪之境乎?上古穴居野处,吾先祖犹存太古之风乎?

迁徙分布

当今广姓分布

1、山东省兖州市新兖镇广家街

碑阳:广家街。兖州县泗庄乡人民政府立。兖州县地名委员会监制。一九八九年六月。碑阴:本村建于清初。相传广姓原系鲁王后裔,明亡后,清朝捕杀明皇族。驻兖州的明鲁王朱以濳(字广德)(袭封奉国将军)逃到于家村隐居。后朱广德又从于家村迁此,以广为姓。后繁衍为本村大户,姓名广家街。现有祖碑于广家街村西。

2、陕西省城固县

老庄镇广家巷村现有广姓人口5000多人。

3、山西省偏关县

偏关县西寨村以广姓为主,由湖南迁至此地,祖籍在安徽一带,全偏关县至少有广姓几百人。

4、湖北孝昌县

白沙镇广岗村,本地一个大的自然村。还有一个花西乡驼堰村,共3000多人。

5、辽宁、黑龙江省

包括哈尔滨、绥化等地至少几千人。

广姓是中国罕见姓氏,当今分布山东省兖州市新兖镇广家街,内蒙古乌海,陕西韩城,甘肃酒泉,河南卢氏,湖北武昌,广东澄海,广西田林,云南陇川、马关,四川合江等地。潮汕在澄海100多人,主要居东里镇。在河北 邢台 柏乡县龙华乡 白楼村也有一支广姓大家族。

今天津市,重庆市,云南省的昆明市、陇川县、马关县,安徽省的宣州市、六安市,江西省的九江市德安县,黑龙江省的绥化市望奎县,贵州省的遵义市,内蒙古自治区的乌海市,陕西省的韩城市,甘肃省的酒泉市,河南省的郑州市、三门峡市卢氏县、三门峡市陕县,湖北省的武汉市,广东省的澄海市,湖南省的常德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田林县,河北省的邢台市,四川省的合江市、乐山市,山东省的曲阜市等地,均有广氏族人零散分布,其中广东省的潮汕地区在澄海市有一百多人,主要集居住在东里镇一带。

历史名人

广禄

(1900~1973),满族,广佳喇氏;新疆伊犁察布查尔纳达齐牛录人。著名近现代民族史专家。

1914~1918年就读于伊犁惠远师范学校;1919~1925年就读于北平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法律。

1926~1927年宰桑领事馆担任代领事;1927年返回新疆担任杨增新的俄文秘书。

1930年任驻京代表,献国玺玉料,办理新疆交通、通讯等事物;1931年担任民国立法院立法委员,办理接受一万三千名抗日义勇军的接受事宜;1933年担任中华民国监察院监查委员;1934~1939年就任塔什干总领事;1939年11月~1944年10月冤狱五年八个月。

1944年底任国民党新疆省党部执行委员兼社会处长;1948年任行宪后的第一届立法委员;1949年4月25日至台湾。

1950年代末担任了台湾故宫博物院资深研究员和台湾大学教授。

1962年发现清朝开国老档案。

1973年1月4日,病逝于台北市邮电医院,终年七十四岁。

著作有:《一年来的新疆社教》、《新疆的过去、现在、未来》、《苏联侵略新疆之回顾与前瞻》、《俄帝侵华史实:处心积虑并吞新疆》、《新疆三十年动乱亲历谈》、《批判盛世才》、《新疆史》、《新疆自治问题》、《盛世才怎样统治新疆》、《俄帝侵略新疆之阴谋》、《广禄回忆录》、《老满文原档与满文老档之比较研究》、《清太租朝满文原档》、《旧满州档译注》、《七十自述》、《锡伯族由盛京迁移新疆伊犁的历史》等。

广崇武

(1938~),笔名秦考文;陕西城固人。现代教育家。

1963年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陕西省高等教育局工作。

曾担任陕西省高教自考办副主任、党支部书记、陕西省报业协会理事、陕西招生考试报社社长兼《自学考试报》总编。现任全国自学考试报刊宣传协作会常务副理事长。当代改革发展理论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西安社会科学培训学院特邀教授。

广春兰

(1940~ ),女,伊犁察布查尔县人。1940年出生在甘肃兰州,曾就读于北京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196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任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导演(国家一级)。自治区优秀专家,享受终身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优秀专家。中国电影家协会新疆分会副主席、新疆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海外联谊会副干事。自治区人大常委,自治区政协常委。

1979年在上影厂《雪青马》、《蓝色档案》摄制组任助理导演。1980年在南京电影厂独立执导彩色儿童故事片《宝贝》。1981年借调到天山电影制片厂,执导《幸福之歌》,该片是第一部反映新疆当代少数民族青年生活的影片。1982年执导《热娜的婚事》,1983年执导《不当演员的姑娘》,该片获19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荣誉奖”,1985年获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奖”。1984年执导《神秘的驼队》,被誉为“中国第一部西部片”。1986年上半年执导《美人之死》,本片参加了埃及中国电影周和第十一届开罗国际电影节。下半年执导《孤女恋》。1987年执导《买买提外传》,该片获1986年--1987年度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第八届“金鸡’’特别奖,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伊斯兰国家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1988年执导《西部狂舞》,该片代表天山电影厂参加了第一届中国电影节。1989年执导《快乐世界》,该片在上海举办的农业电影节获“优秀奖”。1990年执导《男子汉舞厅的女明星》,获1991年在哈尔滨举行的冰雪电影节“优秀影片奖”。

1991年执导《火焰山来的鼓手》,该片获第四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影片大奖”,1992年度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儿童影片奖”,1992年哈尔滨“冰雪电影节二等奖”,同时该片摄制组还被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优秀摄制组”称号。1993年该片参加了马来西亚电影节,1995年参加美国芝加哥电影节,1994年在“首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评比大赛”中获二等奖。1992年执导《求爱别动队》,1993年执导《滚烫的青春》,该片引起很大反响。在拍片间隙,她认真总结艺术创作的经验体会,写了大量的艺术漫谈,艺术总结等方面的文章,在自治区和全国的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她与别人合作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其中的8部已拍成电影。 [2]

广廷渤

广廷渤,1938年生于辽宁大连,满族,别号渤海人。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中国美协辽宁分会创作员,辽宁美术馆专业画家。1980年调辽宁画院负责创作部工作。1986年应邀去澳大利亚进行美术考察。1988年参加鲁迅美院举办的法国油画家克劳德·伊维尔古典油画技法研究班。1993年旅居美国十年。现任美国油画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画院副院长,辽宁油画艺术研究会会长,辽宁省政协委员。国务院永久津贴获得者。

作品曾参加第六、七、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建党60周年全国展;建军50周年、80周年全国展;共和国60周年美术大展;国际海洋艺术大展。代表作有《钢水·汗水》、《战争年代》、《老兵新传》、《县委书记》、《潮》、《淘沙》、《轻舟》、《中午》、《草画》、《钢花》等。《县委书记》1975年获得全国农业学大寨油画展金奖。油画《钢水·汗水》、《战争年代》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其油画作品在海外举办30余次展览,《梦之森林》获澳大利亚太平洋绘画研究会画展优秀作品奖;《轻舟》获第18届世界海景画展杰出技巧奖,并藏于波士顿美术馆;《苗家新娘》获环太平洋绘画铜牌奖。出版有《广廷渤海景油画选》、《广廷渤油画作品集》、《广廷渤画集》。

个人年表:

1938年3月8日生于辽宁省大连,满族,又名乌里布。斋名:渤海真人。

1958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学习油画。

1959年《渤海鱼汛》参展并发表于辽宁日报。

196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任辽宁美术家协会创作室专职画家。

1968年参加巨型油画组画《辽沈战役》的创作,主画了《塔山阻击战》、《林彪在锦州前线》等。

1974年被选为辽宁省政协委员;油画《我为祖国放骏马》复制画收藏于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县委书记》参加全国画展获最高荣誉表彰(文革时期不设立奖项,只给予荣誉表彰等)。

1977年《县委书记》、《睡》参加全国画展,《睡》获二等奖;《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参加全国画展并发表于人民日报。

1979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辽宁紫罗兰油画研究会会长。

1981年油画《鉴真》参加第二届亚洲画展。《钢水·汗水》轰动国内外画坛,一举成名,成为中国超级现实主义代表画家之一。

1982年任辽宁画院创作部部长,组织参与了东三省首届风景画展。

1983年《战争年代》、《蓝色海湾》等作品被选送俄罗斯等国参加巡回展出。

1989年当选为辽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第一位国家一级画师。

1990年《广廷渤作品集》在日本出版。

1997年《大潮》、《渔歌》、《轻舟》被选入第十八届玛斯蒂国际海洋艺术大展,《轻舟》荣获杰出技巧奖,《大潮》被刊印在大展画册的封面。

1998年《海潮》水彩画获英国水彩画展优秀作品奖。

1999年油画《新娘》获亚太绘画大奖赛铜牌奖,《淘沙》入选第二十届玛斯蒂国际海洋艺术大展。

2000年《广廷渤海景画》出版。

2005年《血债》(合作)获反法西斯胜利六十周年国际画展优秀作品奖。

2007年《老兵新传》(合作)获“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二等奖,同年参加“翰墨丹心——全国美术精品展”,并于2009年在澳门、香港参加“建国六十周年暨澳门回归十周年美术精品展”,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8年《时间·生命——2008年5月12日汶川祭》(合作)巨型油画参加“心系汶川——抗震救灾全国美术作品特展”,并于2010年参加“北京美术国际双年展”;《激情越野》(合作)参加国际奥委会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国美术作品大展”,中国奥组委收藏。

2009年《永恒的记忆——赵一曼》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其他姓氏介绍

尧姓公良姓师姓逄姓纳姓祖姓苍姓杭姓孔姓令狐姓周姓吉姓简姓吕姓车姓符姓昌姓明姓毋姓钱姓归姓富姓岳姓智姓迟姓银姓卿姓郝姓汪姓关姓权姓别姓蒯姓辕姓邹姓沃姓养姓郎姓冉姓仇姓巢姓柯姓漆雕姓龙姓舄姓崔姓尹姓连姓辜姓杨姓宰姓牟姓花姓黎姓桓姓司马姓幸姓邓姓侯姓匡姓逯姓魏姓随姓卜姓敬姓郜姓郁姓房姓朴姓成姓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起名打分网专注科学智能起名服务,姓名评分测试的研究和相关姓名知识交流与分享,助您轻松起好名。

Copyright © 2025 Qmdf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起名打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