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起名打分网>百家姓氏大全>

豆姓的起源

豆姓的起源简介

豆姓男孩名字大全豆姓女孩名字大全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穆王的御马师造父之师傅泰豆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上古时期的造父是个名人,他是伯益的第九世孙,著名的西周王廷善御者,后世赵氏鼻祖。在史籍《史记·赵世家》中记载造父时说:“幸于周穆王。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乐之忘归。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而为赵氏”。这么一个有大功于西周王朝的人,其“善御”之技却是跟泰豆氏学来的。

据史籍《列子》记载:造父的师傅名叫泰豆,是有名的驾御马车的人物。造父便跟着他学习驾御马车的技术。开始时,造父行礼很谦恭,但在泰豆那里三年,泰豆却没有教给他任何技术。造父毫不气馁,仍然更加恭敬小心地服侍师傅。泰豆看到这个徒弟如此懂得礼节,便跟造父说:“古诗有言:‘擅长制造良弓的人,必须先做簸箕;擅长冶炼的人,必须先做皮革。’三年了,你可以跟我学技术了。先注意观看我快走的姿势。什么时候你快走的姿势象我一样了,才可以掌握住六根缰绳,驾御好有六匹马的马车。”造父恭敬地答道:“我一切照办。”于是,泰豆立起木桩作为道路,木桩上只能放一只脚掌;按照一定的步伐数目放置好木桩后,踩着木桩行走。他快步往返于木桩之上,却不会摔交和失足。造父便开始学习走木桩,三天,就完全学会了技巧。泰豆惊叹道:“你真是太聪明了。学得这么快。一般的驾御马车的人,也不过就你现在这样的水平了。前面你的这些快步行走,用的是你的脚,体会其中的技巧在你心里。推而广之到驾御马车方面,就是在协调缰绳和辔衔的时候,是快是慢让马的嘴唇感觉和你一致,让马的行动法度掌控在你的心中,从而把握住所有的节奏。在你心里得心应手,外面操控得让马也心领神会,这样就能进退走得像用绳墨画的一样笔直转弯像圆规划的一样圆,要去的地方再远也会有气力。真正学会了驾御的技术,结果在衔,衔响应的是来自辔的信号;辔上得到的结果,响应的是来自手的信号;手上得到的结果,响应的是来自心。这样就不是用眼睛去看,不是用鞭子去赶,心境闲暇身体端正,六匹马的缰绳不乱,二十四个马蹄跑得不会出差错;转弯、前进、后退,没有不是中规中矩的。到这样的时候车轮之外就可以不要多余的车道,马蹄之外可以不要多余的地面;就不会觉得山川谷地有什么险,平原湿地,看它们都是一样的了。我的技术全在这了,你要牢牢记住这些。”造父恨快领会了泰豆所说的话,认真体会,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一代御马良师。作为造父的师傅,后来泰豆及其后裔子孙们也受到了周穆王姬满(公元前1022~前975年在位,待考)的赏赐。

在泰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居河南省洛阳,称泰豆氏,后省文简改分衍为单姓泰氏、豆氏,世代相传。该支豆氏的正确姓氏读音作dòu(ㄉㄡˋ)。

第二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祝融氏后代熊氏王族俞豊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明朝学者罗泌在《路史》中记载:“楚有豆氏。”芈姓熊氏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公族后裔,国祖为鬻熊。鬻熊是被周文王尊为老师的贤人之一,九十岁而知“道”。当时,自周自文王以下,所有的人都向鬻熊请教,后人还把他的言论收集整理成二十二篇的《鬻子》,奉为至理名言。到周成王执政后,他将鬻熊的玄孙熊绛封于丹阳(今湖北秭归),熊绛建立了楚国,熊氏逐为国姓。另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俞豊氏,芈姓,楚公子食采于南阳豊亭,因氏焉。其后裔有取姓氏为俞氏者,后其中有人改为喻氏;也有取姓氏为豊氏者。豊氏的后裔子孙传至汉朝时期,有个著名的大臣叫豊如意,其后代子孙遂以其字为姓氏,称豊氏。先秦时期的秦王赢政二十四年(楚王熊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所灭。荆楚地区的“豊”字即古“豆”字,是借用中原文化的字,但非指华夏族的“礼”字,因此有族人简笔为豆氏。

芈姓豆氏的古荆楚读音作tìu(ㄊㄧㄡˋ),即中原读音dòu(ㄉㄡˋ),如今仍可在汉语九大方言中的莆仙方言、粤方言、闽南方言中听到遗流两千余年的古读音。

第三个渊源

源于古大理国,出自唐朝时期云南东爨宁部酋长豆圭,属于以先族名字为氏。五代时期,后晋高祖石敬塘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络三十七部首领,率众十万进兵大理,讨灭原南诏权臣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设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将府、郡部封给有功大臣及当地部族首领。宁州始为步雄部,后属东爨酋部,为其分支中的宁部,即后世的宁州禄土司世系。大理国后期(南宋末年),东爨首阿几以浪广割与宁部酋长豆圭。豆圭可算华宁县豆氏家族有史籍记载的远祖,过去豆氏家庙大殿正中所供奉的最大一块牌位就是祭祀豆圭的。

在豆圭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名字为姓氏,即为豆氏。该支豆氏曾在明朝时期改为禄氏,清朝时期又恢复为豆氏,世代相传。该支豆氏的正确姓氏读音作dòu(ㄉㄡˋ)。

第四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东晋十六国时期官吏布小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五胡十六国时期,北魏王朝有负责农耕的官员,官称叫“布小豆”。这在史籍《魏书·官氏志》中有记载:“布小豆,改为豆氏。”

布小豆氏,为北魏王朝负责长掌管农业生产的重要官员之一,与谷氏、粟氏等出于同源,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该支豆氏的正确姓氏读音作dòu(ㄉㄡˋ)。

第五个渊源

源于高车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高车族鲜于部纥豆陵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南北朝时期,高车族(丁零族)鲜于部中有纥豆陵氏部落,后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在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汉化为单姓窦氏、或豆氏。北魏孝文帝逝世后,北魏王朝迅速分裂,齐王元廓在北魏废帝元钦三年(公元554年)农历1月即皇帝位,去西魏“大统”年号,称元年,是为为西魏恭皇帝。就是这位西魏恭皇帝,他立主恢复鲜卑族的一切以往,首先就是恢复原姓拓跋氏。

然而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政策已经深刻影响了整个北方地区各个少数民族,因此在不久的隋、唐王朝时期,高车族纥豆陵氏部落仍然使用汉字单姓为窦氏、或豆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其实,该世系中的豆氏、窦氏,实际上是同宗同源。该支豆氏的正确姓氏读音作dòu(ㄉㄡˋ)。

第六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⑴.鲜卑族慕容部的豆卢氏,后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在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改汉字单姓为豆氏。

⑵.鲜卑族拓拔部的纥豆陵氏,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字单姓为窦氏、豆氏。其中有一部分窦氏族人后因户籍管理工作的不负责任,也成为了豆氏。不过,该支豆氏、窦氏实际上是同宗同源,互易无妨。

⑶.鲜卑族吐谷浑部的赤小豆氏,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字单姓为豆氏。如在史籍《北史》中记载的豆代田,鲜卑胡,代北人,拓拔·焘执政时期拜为勇武将军,后封长广公。后来长广公豆代田卒于统万镇大将,谥曰“恭”。其子叫豆周求。

⑷.鲜卑族豆莫娄部的豆莫娄氏,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程中皆改为汉字单姓,单由于豆莫娄氏部落的分支较多,因此分别改汉字单姓芦氏、莫氏、豆氏、娄氏等。

该支豆氏的正确姓氏读音皆作dòu(ㄉㄡˋ)。

第七个渊源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巴哩氏,亦称巴拉氏、伯力氏,满语为Bari Hala,汉义“弹弓”、“豆”,世居哲鲁(今黑龙江下游)、库叶(今俄罗斯库叶岛)、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有蒙古族、赫哲族、费雅喀奇勒尔族等引为姓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伯氏、博氏、豆氏等。

⑵.满族博和哩氏,亦称博和尔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蒲古里氏族,以姓为氏,满语为Bohori Hala,汉义“豌豆”,世居爱湖(今黑龙江瑷珲)、白都鲁(今黑龙江巴彦)、黑龙江沿岸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蒲氏、豆氏、窦氏等。

历史名人

豆代田

豆代田,(生卒年待考),鲜卑族;代人。拓跋焘时拜勇武将军,后封长广公,长广王卒于统万镇大将,谥曰恭。

豆登桂

豆登桂,(公元1941~今),甘肃西和人。中国工商银行秦安县支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他从1992的11月分管信贷工作以来,对全行信贷工作实行了主办信贷员第一责任追究制的管理办法。通过近五年的不懈努力,亲自主抓“三项贷款“(不良贷款)下降了31.98%,由全市借差行变为全市唯一存差大行,每天上存资金达四千余万元,且保付金充足,为全市系统内资金营运作出了贡献。他还对国营、集体企业全方位支、帮、促,使食品公司二百一十万元、物资局七十七万元、糖酒公司九十八万元、百货门市部集体贷款六十万元等整体盘活,银企共同发展。他支持非公有制的十七家战线厂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产品远销云南、西安、成都、兰州、乌鲁木齐市井出口独联体,同时,于1996年创办了“秦安通达信息中心“,1997年上国际互联网。

1998年创办了《秦安市场信息》报。为泰安小商品市场创立和发展、使之成为国家级文明市场做出了贡献。曾先后被评为先进个人、保卫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豆冷伯

(公元1947~今),陕西永寿县人。著名当代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自1977年起,先后在《群众艺术》、《苏州文学》、《中流》、《延河》、《长安》、《西安晚报》、陕西《百花》等几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短篇小说;作品获各种奖励十五次。并有诗集《情关山水》、《旅意》;中短篇小说集《人态》、长篇小说《荒隅》、《畸殇》;长篇报告文学《大路雄风》等十二部专著出版行世。《荒隅》被收入中国西部风情文库,《畸殇》获咸阳市1995年五个一工程文学奖。

豆晓峰

(公元1964~今),张家川人。著名高级兽医师。他参加并完成的科技项目有六县畜禽疫病普查,获1992年度天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张家川县畜禽寄生虫种类分布、侵袭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获1993年度天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TDP治疗黄牛不孕症试验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1995年度天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百万只良种鸡推广及规模养殖技术示范、立足该地资源优势引导规模养殖,获天水市星火二等奖;动物布鲁氏菌病稳定控制达标考核,通过了有关部门的联合验收;绵山羊蟀媒血液原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研究,受到专家的好评。他先后在国家级专业技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七篇,在中国兽医寄生虫学会第三次学术会上交流一篇,并被收入论文集。

1998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豆沁太

(公元1968~今),山西沁水人。地方政工干部。1992年9月至1994年7月在山西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专科七班学习。入学前在沁水县教委工作;毕业后调沁水县委农工部工作。

豆中华

豆中华,(公元1971~今),河南淮阳人。著名地方中医师。1981~1984年河南中医学院学习;1984年至今淮阳县公疗医院任副院长。擅长自拟中医中药丸剂、按摩推拿、穴位注射治疗各类疑难杂病;在颈椎病方面有独到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深受患者的欢迎。由于其成绩突出,业绩被载入《中国名医一万家》等多部较具权威性的辞典辞书中。他决心以自己的专长,悬壶于世,治病救人。

其他姓氏介绍

康姓薛姓解姓海姓国姓骆姓辕姓封姓奉姓暨姓惠姓邰姓韩姓爱姓贡姓漆雕姓厍姓缑姓普姓尘姓充姓闭姓尉姓陆姓沃姓平姓公冶姓庄姓栗姓萧姓商姓傅姓红姓云姓兰姓闪姓粟姓亢姓郗姓衣姓潘姓干姓弓姓路姓和姓羊舌姓位姓空姓廉姓官姓宋姓饶姓盖姓莫姓薄姓靳姓高姓阮姓赵姓司空姓彭姓蒙姓舒姓桂姓欧姓强姓扶姓荀姓籍姓韶姓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起名打分网专注科学智能起名服务,姓名评分测试的研究和相关姓名知识交流与分享,助您轻松起好名。

Copyright © 2025 Qmdf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起名打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